记得上小学时读了《白杨礼赞》,茅盾先生笔下奔驰于广阔黄土高原上的汽车和道旁亭亭玉立的白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使人神往……
从那时起在脑海中对生活在沥青路上的人和这高原上的白杨联系在了一起。多年过去了,还是记忆犹新,那白杨树的品质和经受西北风的考验精神时刻显现在眼前……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读到这些语句,是我的思维不由得和那沥青路面上的平凡的养护工联系在一起,这不正是读他们人生品质和敬业精神的朴实描述吗?
听说七、八十年代初,在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方,人们能见到“沥青路面”那真是件稀奇的事。那时的公路大部分就像一首歌中所唱:“阳光照耀我的破衣裳,回家路上尘土飞扬……”。沙土路养护劳动强度大,养路工具简陋,天旱、雨淋都将给养护工带来极大的工作苦难和无限的艰辛劳苦。
那是一个晚饭后的时间,我带着沉思与憧憬,面对着对公路神秘的探询,我找到了一位当时在公路工作的前辈和他聊起他们在公路事业上的辛酸与苦楚。六、七十年代,那些老一辈他们爬山涉水,没日明日也的为了交通战备工作,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肩挑背扛来到建设第一线,从此就和这公路结上了情缘。哪个年代交通闭塞、更谈不上通信设施,一年半载失去和家人的联系。他们就这样从没有路到有了路,从肩挑背扛走到今天……听着老一辈的陈述,联想着今天的公路建设,不由得是我有一次心理产生了共鸣,再次对沥青路产生了由衷的神秘感,在内心掀起了对沥青路的憧憬和沥青路上的建设者品质的敬仰、羡慕,对沥青路上的生活迷恋之情更加浓厚。
二零零三年秋,我满怀信心,怀着对公路事业的美好憧憬,对建设沥青路的浓厚兴趣,自豪地走上了沥青路养护的生涯,开始了对人生梦想的追求……
就在这年秋,我时从一个繁华的城市毕业分配到一个西北偏远的山区从事公路养护工作,开始了铁铲、洋镐做符点,黑色沥青路作主曲线,汽笛伴奏的公路交响曲。从那以后,我的青春就和这沥青路面联系在了一起,我开始追求着对沥青路的梦想,始终探索起沥青路神秘的背影……
那时的主干线公路已经全是沥青路了。宽阔的马路,平整顺适,工作任务就基本是日常养护。整修路肩、清理边沟、铲除铲草、清除路面障碍等日常工作,比起老前辈们:“尘土飞扬”的砂土路养护条件好多了。工作中,儿时的憧憬始终让我对沥青路产生了浓厚兴趣和热情。我每天兴冲冲得骑着我的那辆摩托车,奔驰与我的地盘---我的养护路段。赏识着沥青路上的生活,体味着人生的美好……
每当夕阳西下时,天边的流云,挽着晚霞,伴着我的摩托车回家时,回头瞧着我精修细养的沥青路时,看着辛劳了一天战胜自然,精心修筑的那条宽敞、舒适、平坦的沥青路。看着两条路缘石镶边伴随着中间黑色的路面时,“五线谱”是那样的和谐,波浪起伏,看着跳动的音符和一个个符点,穿过道旁静静守卫公路安全的白杨,那和谐、严肃、幽雅的氛围,我不由得哼起了公路小曲,真有战士打靶回归的感觉,自豪感油然而生。
沥青路使我产生了不少的迷恋,也使我产生了许多感慨……那是在一个秋雨绵绵的季节,为了保障公路畅通,我和几个同事去清理塌方。山区坡陡路险,雨后山体滑塌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天,当我们正在紧张清理塌方之中,一块约一百多斤重的土块滑落砸在一名老职工的背上,我惊呆了,忙喊:快让开!可是话音刚落,只见同事躺在土边沟旁,满面苍白、汗珠豆子一般从脸颊往下滚……事后过了好久,这位同事才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回来后,同事问他怎么样时,他只说了句“没事,好了,干了这一辈子了,这点小事算什么,我还不是好好的嘛!……”.这是我参加工作后亲眼目睹的一件难忘事之一。他们为了保障道路的畅通,为了公路事业,为城乡建设,为了经济的发展,甘愿吃苦受累,顶烈日,冒严寒,出力流汗。这些同事的一举一动让我心里感到震撼,从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铺路石”精神,看到了老一辈朴实、崇高的敬业精神,看到了他们的工作态度和严谨作风。他们的朴实、坚地韧、默默奉献深深感动着我,鼓励着我……
从这些事以后我对养护公路的生活更加增添了深厚兴趣和感情,我在工作中更加加倍努力,一天天得到进步……现在,每当我看着公路上那些为公路整容、美化,为了确保公路安全的同事们,看着他们的黄马褂,不由想起这些件事,不由得为我们这一行业的所有同事们感到骄傲!
由此,《白杨礼赞》中:“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这难道不是对沥青路旁白杨树下普通的养路工的真实写照吗?这不是对他们伟大而平凡的岗位“铺路石”精神高唱的赞歌吗?天堑变通途。我带着历史,带着寻味。从鲁迅先生脚下的小路去追溯,从晴天一身灰,下雨两脚泥的沙土路到今天的沥青路、一级路、高等级公路、水泥混泥土路面的发展,谁人有不高歌呢?谁人不欣慰?平凡的岗位,唱出了平凡的歌谣!
远在10年以前,有一句谚语:“远看象掏碳的,近看象讨饭的,仔细一看是公路段的。”谚语深刻的对养路工人做了淋漓尽致的描述,朴实道出了我们养路工高贵的品质和简朴的生活与作风。今天的康庄大道,经济的腾飞,不是对我们养路工人的价值观进行最高的评价吗?